一个贫困山窝窝飞出的金凤凰,在发达后大力投资家乡产业,有人说是陈生富了想炫富,更有人说这是陈生为自己立的人设,为自家公司树口碑……
这样那样的质疑声一直在网上此起彼伏。而这个大名鼎鼎的企业家为何会顶着质疑坚持投资自己的家乡,当年那个穷小子又是然后摇身一变跻身百亿富豪榜呢?
2018年6月4日可是广东湛江市逐溪县官湖村的一件大事,在这个十分贫苦的小山村里却在今天,家家都可以领到一栋精美漂亮的四层小别墅。这一切就像梦一样,在这之前官湖村的居民们想都不敢想。
之前的官湖村穷成什么样子,村里的扶贫干部是深有体会。作为省级贫困村官湖村是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光棍村”,为什么叫光棍村?
因为村子里家家穷户户穷,没有外头的大姑娘愿意嫁过来,本村的姑娘又想着赶紧嫁出去脱贫,所以村子里的适婚青年基本都在打光棍。但是这一切被一个村中飞出的金凤凰陈生打破了。
这个名叫陈生的富豪也是土生土长的官湖村人,几十年前那个不同寻常的夜晚,陈生的一生得以悄然改变。拿着乡亲们给凑的二十一元,陈生踏上了前往北京大学的火车。
当再次踏上回乡的路途,陈生已经变得西装革履腰缠万贯。而陈生此行的目的就是为了报答当年全村二十一元的恩情。
“未来的官湖村,每人送套近三百平方米的别墅,再送五亩荔枝林,或者送养猪场,而这些养殖成品我负责销售,让全村从根本实现脱贫致富,每户年收入预计可达二十万以上,这就是我给官湖村村民的回报!”
其实别看陈生如此出手阔绰,其实陈生最初也只是这贫苦官湖村中的一名,而陈生的成功不光依仗着考上了北京大学,更多的是陈生吃苦耐敢于拼搏的干劲。
刚毕业的陈生也有过一段时间的迷茫期,那时的陈生一毕业便就得到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广州市委办公厅文职。
但是就是因为它太过稳定陈生才对这份工作充满了排斥,在陈生看来自己就像躲在温室的花朵,好不容易学成归来却无法一展拳脚。
当时正是处于我国高速发展的时期,在那个遍地是黄金的年代,在工作单位迷茫了几年的陈生终于做出了个重要的决定——辞职经商!
这样的决定遭到了陈生母亲的强烈反对,陈生母亲实在不明白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去跟一群做生意的抢饭碗,那不是自讨苦吃吗。
但是已经想清楚的陈生毅然决然地向上级递交了辞呈,转身投向了大热的外贸和种植行业,靠着在北京大学学到的外贸知识,不到两年陈生便挣了个盆满钵满。
但是陈生丝毫不满足于现状,在当时的陈生看来这两项就算再做得风生水起依旧不是长久地挣大钱之策,那时的陈生年仅二十几岁,心中一直有个做大生意的梦,为此陈生又一次将注意力从眼前的生意转到了别处。
而这次被陈生瞄上了正在迅速崛起的房地产生意,拿着前期挣到的所有家当,1993年陈生与好友合资创建了房地产公司,不得不说陈生的眼光狠毒辣,公司成立了仅仅三个月便开始正式回本盈利。
三年后陈生的公司向一匹忽然冲出的黑马,一举跻身当地房地产业的前三名。但是就算如此陈生依旧不知足,陈生是个会动脑子的聪明人,看到赚钱的路子便立马抑制不住内心的冲动。
而这次陈生又一次准备进军饮料业的市场,和房地产毫不相干的饮料业又为何会引起陈生的注意呢?其实还要源于陈生一次奇妙的发现。
1997年陈生在广东做市场调研时,发现广东的街头巷尾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在炎热的夏季广东人民喜欢将冰凉的雪碧里兑入白醋,这样看起来黑暗的料理陈生在一次尝试后便深深爱上。
广东地处我国南方,常年天气潮湿闷热,而这样清爽雪碧再兑上酸爽的白醋,让人喝一口便觉得神清气爽食指大动。
而在初次尝试这种喝法的陈生脑子顿时冒出这样一个想法:“既然大家喜欢喝,为何不直接发明一种这样口味的饮料呢?”
敲定想法陈生说干就干,拿出积蓄成立了研发团队,最终中国第一瓶兑醋饮料“天地壹号”悄然问世。 这瓶饮料打着苹果醋有益健康的噱头加上十分清爽的口感,顿时打开了注重养生的广东市场。
看到这有的网友可能不禁会吐槽,那时陈生运气好生在了那个遍地是金的时代。但是在这里不得不反驳一句: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而陈生也用自己的所作所为实实在在地验证了这句话。
在饮料行业大捞一笔的陈生接下来的操作却让人大跌眼镜,陈生居然开始去卖起了猪肉!
而这个卖猪肉的正是陈生的学弟陆步轩。陈生之所以在其中看到了商机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在当时市场猪肉常有但精品猪肉不常有,对陈生来说这也是个庞大的市场。
为此陈生经过几番波折找到了学弟陆步轩,和陆步轩一起创立了广州的第一个猪肉品牌“壹号土猪”。而陈生为自己猪肉的定义是:“高端土猪肉”。
因为价格高品质短短几年内便成为广州人民心中的首选猪肉。此时的陈生手握多项产业,身家也达到了数亿。但此时的陈生心中仍有个牵挂已久的梦——回报全村父老乡亲。
如今这个在职场上光芒四射的企业家陈生,谁敢相信在十几年前只是一个畏手畏脚的农村孩子。
陈生1962年出生在这个极度贫苦的官湖村,不幸的是在陈生没多大时父亲便意外离世。留下陈生母亲一个人拉扯五个孩子。
家里失去了主要劳动力,所以在这个本就贫苦的官湖村,陈生一家无疑是最穷的。因为生活艰辛很小时陈生已经十分懂事,小小年纪便帮衬着母亲拉扯几个弟弟。
这样的刻苦的童年造就了陈生能轻松吃得了学习的苦,因此从小到大陈生的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陈生渐渐懂得了很多,他不愿再让操劳一辈子的母亲晚年也为这些孩子们忧虑,所以上完高中陈生本想辍学出门打工减轻家中负担。
正是得到了母亲的鼎力支持,陈生对于学习更加努力和踏实,不出所料陈生在1980年高考考出了一个超高的好成绩,一举拿下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但是喜悦还未来得及席卷全家母亲的一声叹息将陈生又一次推向了窘迫,是啊虽然考上了好大学但是路费学费怎么办?所以这个大学读还是不读又一次摆在了陈生面前。
“陈生妈拿着不要嫌少哈,都是大家伙一点点凑的,咱们这村子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大学生,可不能叫娃娃没学上啊!”
陈生看着领头村民递过来的一沓子钱,全是皱皱巴巴五毛一分的零钱陈生深深地知道,这是这些本就不富裕的乡亲们压箱底的血汗钱。拿着这些颇具沉重的血汗钱陈生踏上了前往北京大学的火车。
大学前的那个记忆深刻的夜晚,陈生一直牢牢记在心中。如今腰缠万贯陈生心中最忘不了的还是那二十一元的恩情,这才出现开头一幕的“送地送房”。
但是陈生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深刻明白一个道理,靠山山倒靠水水干。官湖村的村民如果一辈子一直倚靠陈生的扶持终究是难以长久。
“我终究会老去,会死靠我一辈子去为大家改善生活是不长久的,我所能做的只是为大家找到致富方针铺好路,剩下的只能靠大家自己去发展。而我能有今天的成功全是当年大家供我读书的原因,所以大家好好培育下一代才是长久之策。”
坚定了发展方针的陈生首先抓的就是村子里的教育行业,陈生出资几个亿重修了当地的幼儿园和学校,并且补贴了当地学校教师的工资,以此政策来吸引外来优秀教师。
但是尽管当地教育水平有所改善但是教育毕竟是个长久之策,官湖村该穷还是穷,大量劳动力每年还是会外流,看着日渐荒凉的家乡,陈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此陈生也正是了村子穷的根本问题——没有主要的产业。
在考察了村子内土壤和气候条件之后,陈生决定扶持村里的乡亲们种荔枝,如果不想种荔枝还可以选择养土猪。这些经济产物全部由陈生一手包揽销售,挣是乡亲们的受益,赔是陈生兜底,这一政策有效地吸引了不少外出打工的青年回乡创业。
但是眼光长远的陈生并没有将目光聚集在眼前,陈生知道中国最长久的产业是第三产业——旅游业。为此陈生更是出资在家乡建起一排排小别墅发展乡村旅游业。
最开始陈生做这一切时有人质疑陈生只是为了炒作树口碑,可是接下来一件事却啪啪打响了这些键盘侠的脸。陈生投资建设的别墅在竣工时却惨遭村民破坏,只因村民们面对这样壮阔的别墅又提出了新要求。
有人觉得之前统计的户数没报准确,因为现在自家儿子以后要自立门户,所以应该分两套。还有的村民觉得你要拆自家原住房要赔钱的,不仅要分自己原定的别墅还要赔占地的钱。
这一系列离谱的要求却在一些村民看来是“合情合理”,所以一部分村民自发地跑到新建的别墅区,将好多房屋的玻璃全部打碎。
为此原本竣工好久的别墅因为这样那样大大小小的原因,暂时搁浅了分房。而官湖村村民“刁民”一新闻也因此被冲上当年的热搜。
而在看看陈生是如何解决的,陈生找到当地政府协商分房一事,并且大摆宴席向村民们“请罪”。陈生告诉村民们: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大家都知道,如果因为这些鸡毛蒜皮的利益盲目争抢,最后大家都只能住破房子。”
如今全村的大规模翻新,离不开陈生在其中夜以继日的谋划。在这其中陈生投资的钱财不计其数,却没有捞回一分钱,只是想为村民们谋未来。这样的结果也啪啪打了那些说陈生“另有所图”网友们。
尽管陈生一直被人说所做的一切都是因为“商业目的”,但是不管陈生目的如何,但他的的确确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改善了生活。如今的官湖村有着一排排整齐的乡村别墅,发展着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业,每年可以达到人均两三万的自由支配收入。
一举成为当地乡村脱贫的典范。陈生也用自己的行动实实在在报道了当年二十一元的恩情,吃水不忘挖井人的行为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还有多少人呢做到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